作者存档
2010六月28

睡眠不足的惊人恶果

stranger ( @wmrofficial ) 写道 “成年人通常需要每晚睡7到9个小时才能感到恢复彻底、状态良好。然而,美国人的睡眠时间与过去相比越来越少。全国睡眠基金会在2005年的一次调查中发现,美国人平均睡眠时间为每晚6.9个小时,与19世紀过相比,每晚减少约2小时,与50年前相比,每晚减少1小时,甚至与2001年相比也减少了约15至25分钟。 遗憾的是,我们没有很好地意識到睡眠不足的不良影响。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研究人员要求志愿者在两周时间内每晚睡眠时间少于6小時。这些志愿者只是稍稍感到睏意,并认为他们的身体運轉相对正常。然而,測試表明,两周时间里,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反应时间逐渐下降。到测试结束时,他们健康受损程度那些48小时不睡覺的实验对象是一样的。
不仅如此,睡眠过少的后果可能不只是认知能力和情绪问题。芝加哥大学的研究人员已经证明,睡眠过少能够改变体内某些激素的分泌。这些变化会促进食欲,削弱对饱食的感觉,井改变身体对糖类摄入量的反应,导致体重增加,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

由凯斯-西部保留地大学医学院的苏珊·雷德兰及其同事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高中生的睡眠时间与肥胖程度成反比。睡眠时间越短,超重的可能性就越大,睡眠时间为6到7个小时的学生身体超重的可能性是睡眠超过8小时的那些学生的2.5倍以上。

在人们发现睡眠不足和肥胖之间可能存在联系之前,研究人员已经把睡眠不足和高血压、心脏病患病几率加大联系起来。

好消息是,充足的睡眠可以抵消这些影响。研究发现,让实验對象連續兩天睡10个小时可以把激素水平平恢復到正常,饥饿感和食慾水平下降近25%。”

2010六月28

FBI未能破解加密硬盘

新闻来源:solidot.org
FBI在经过一年的尝试后,还是未能破译被巴西执法机构指控金融犯罪的巴西银行家的加密文件。巴西一家葡萄牙语报纸报道(葡萄牙语),巴西联邦警察在2008年7月展开的Satyagraha行动中,在银行家Daniel Dantas位于里约热内卢的公寓内收缴了5个硬盘。

文章提到硬盘使用了两种加密程序,一种是Truecrypt,另一种是不知名的256位AES加密软件。 在专家未能破解密码后,巴西政府在2009年初请求美国提供帮助,然而美国联邦警察在一年不成功的尝试后,退还了硬盘。 巴西现有的法律中不存在强制要求Dantas交出密码的规定。

2010六月27

iPhone 4国内信号测试(视频)

notate:机器是日本有锁版,恰巧回国就有幸可以测试一下大家所担心的信号问题。
SoftBank国际漫游到中国可以选移动联通这两个运营商,所以分别做了测试。
    

2010六月26

奥巴马带梅德韦杰夫吃汉堡 周围顾客很淡定

当他们进门的时候,里面的顾客很吃惊,以欢呼来迎接两位总统,但当他落座后,四周的顾客就像总统不在身边一样,各自聊天,品尝美食。 他们怎么做到的?在中国,这种事能发生吗?【点击标题查看图片】

奥巴马带梅德韦杰夫吃汉堡

2010六月26

台湾软件工程师的心声:写程序是一条不归之路

我常常问自己,台湾的业界生态真的适合开发软件吗?如果不适合,那么软件工程师们到底是为了什么而选择这个工作呢?从网络上或是前辈口中所得到的大部份资讯里,不难看出大多数的软件工程师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并没有过于高深的期许;因为写程序只不过是赚钱的手段之 一,可以的话还是买买股票看能不能赚得比较饱。以下,就我所看到的例子,来嘴炮一下大部份台湾软件工程师的心声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二十岁之前

「程序是什么?」

大部份的软件工程师其实都不是本科系出身,所以大多都不清楚软件开发是个什么样的工作。而为了要找一份够水準的工作,许多隐没自己塬本才能的朋友就 到着名的补习班去,想办法让自己成为一位履历份量看起来够巨大的工匠。不过一旦踏入软件开发这个领域之后,他们才开始明白,在台湾,这真的是一条漫长而艰 辛的不归路。

二十岁的时候

「我要学习高深的技术,所以我可以吃苦耐劳…」

多数有自觉的朋友在刚进入职场时,就发现自己本身的不足;也因此他们开始出没于各大论坛或 BBS ,请教前辈们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有些人下班后,还特地跑到书局买一堆参考书籍堆满自己的床头,期待自己有天变成一条技术之龙。薪水太少?这从来不是他们所 在乎的。

二十五岁的时候

「工作有点多,好,我加班拼了~」

当自我的能力渐渐加强之后,上头交办的事项也越来越多了。不过对这些已经学到有用技巧的软件工程师来说,不过就是小菜一碟,加个班就什么都解决啦! 没什么了不起。不过不晓得为什么,他们每天加班完回家后,特别爱买些猪肝汤来当宵夜吃。

三十岁的时候

「你爸的,那个主管真机车…明天我要跟老婆去玩了,竟然还来个鬼需求…」

大部份的软件工程师在变成职场老鸟之后,对于任何客户丢过来的需求都能一眼看穿它们是不是真的需要执行;只不过通常决定要不要执行的人不会是软件工 程师,可能是空降下来,然后不小心就当上主管,那个董事长的儿子。

三十五岁的时候

「老天爷…什么工作都好…给我钱吧…」

人生终于爆发了危机,大部份没有考虑自己未来职场生涯的软件工程师,在可取代性过高的情况下,被每个月薪资只需要两万二的新人给 Override 了…。为了争取更多的工作机会,他们又回到了补习班,然后整天在那里「喔喔~ 喔喔~ 」的拼命学习…

四十岁的时候

「…」

台湾的软件工程师哪来四十岁可活呀!?

心得

健康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若为金钱故,两者皆可抛。

摘自:http://www.cnbeta.com/articles/114821.htm

2010六月26

让电脑替你说"I IOVE YOU"

让电脑替你说"I IOVE YOU":新建一个记事本,在里面输入 CreateObject(“SAPI.SpVoice”).Speak “I love YOU” 保存扩展名为 .VBS 文件 如:我爱你.vbs 双击运行,电脑就会说 i love you 了,如果编好给心爱的人的话一定会让TA惊喜不已!

2010六月26

2009年互联网状况报告

2009年互联网状况报告

2009年互联网状况报告2

《2009互联网状况》是由Focus.com制作的一个资讯图表报告,显示当今互联网人群的大部分的统计情况。我很喜欢“100圈”的风格来显示百分比,远优于饼图或条形图。这些数据是从多个来源收集的,因此你会很高兴见到图表显示了一切信息。

Here we take a look at exactly who is using the Internet the most, how they are using it and how much the amount of usage is increasing. At a glance, we can see that there are the same number of men and women who use the Internet. However, their age, educational background and level of income may influence how much time they spend online.

“在这里,我们看看到底谁使用互联网最多,以及如何使用,又有多少的使用量在不断增加。骤眼看去,大家可以看到,互联网用户中男性和女性人数是相同。然而,用户的年龄,教育背景和收入水平可能会影响到他们花在上网的时间。”

来源:coolinfographics

编译:MazingTech

2010六月26

Android开发 ADT插件安装

安装Eclipse 插件(ADT)
要下载和安装ADT 插件,跟着Google 提供给开发者的步骤:
1. 启动Eclipse,接着选择”Help”>”Software Updates”>”Find and Insta ll”
2. 在出现的对话框中,选择”Search for new features to insta ll” 点击”New”
3. 点击”New Remote Site”
4. 在结果对话框中,为远程站点键入一个名称(如:Android Plugin)并键入
这个URL 作为它的URL:
https://dl-ssl.google.com/android/eclipse/
点击OK。(可能要翻哦墙哦)
5. 现在你应该看到新站点加载到搜索列表中(并选中),点击”Finish”。
6. 在后来搜索结果对话框中,选择”Android Plugin”>”Developer Tools”复选
框。这将会选择”Android Developer Tools”和”Android Editors”特性。
Android Editors 特性是可选的,但是推荐。
现在点击”Newt”
7. 阅读许可协议,选择”Accept terms of th license agreement”, 点击”Next”
8. 点击”Finish”
9. ADT 插件没有被签名;总之,你可以点击”Insta ll All”接受安装
10. 重启Eclipse
11. 在重启后,更新你的Eclipse 配置来指向SDK 目录:
a.选择”Window”>”Preferences” 来打开配置面板。(Mac OS
X:”Eclipse”>”Preferences”)
b.从左边面板中选择”Android”
c.对于主面板中”SDK Location”,点击”Browse”并选中SDK 目录位置
d.点击”Apply”,接着点”OK”

2010六月25

关于本站

以前做了一年多的新闻网站(近万条数据),摘录一些热点新闻、参考消息,平均每天有十来人访问(额~虽然有点少~),后来由于政策导向,空间荒废了好长一阵子。~

如今重新捡起来,多关注IT领域,记录IT生活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