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杂谈’ 分类下的所有文章
2010八月7

第三次世界大战导火索:美国航母在黄海举行军演

   据韩联社消息,美国5日表示,韩美将在不久后在西海(即黄海)举行联合军演,而参加过东海(即日本海)军演的美国第7舰队的航空母舰“乔治·华盛顿”号还将参加西海(黄海)军演。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杰夫-莫雷尔当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做出了上述表示。他表示:“韩美计划实施海军空军联合军演。军演将在东海(日本海)和西海(黄海)进行。”

   莫雷尔还表示:“‘乔治·华盛顿’号也将参加西海(黄海)军演。”

   他表示:“该航母参加的军演何时结束,尚不得而知。军演将在未来几个月里进行。”@中新网

2010八月5

2010极光,太阳风暴

点击图片看大图

极光

美国密歇根州拍摄到的极光  

丹麦摄影师8月4日凌晨拍摄到的极光景观

丹麦摄影师8月4日凌晨拍摄到的极光景观

际在线专稿:据《每日邮报》报道,近日爆发的太阳风暴不久前“击中”地球,带来绚丽壮观的北极光,美国和丹麦等地都观测到了这个美丽景象。

  据报道,极光一般只在南北两极的高纬度地区出现,但是8月1日的太阳风暴恰好面向地球爆发,携带大量带电粒子的太阳风准确无误地“击中”地球,与地球磁场相互作用产生“磁暴”,使美国密西密歇根州、丹麦和英国等纬度稍低的地区都能够看到美丽的北极光景观。专家称,这一次的太阳风暴并没有像事先推测的那样破坏全球的卫星和电信系统,却给地球带来一场壮丽的“焰火盛会”。

2010八月5

中国解放军将建造2艘新航母

 本报记者/魏东旭

  自中国从乌克兰手中购得前苏联“瓦良格”号航母后,外界对中国“航母计划”的猜测就从未停止过。据日本《产经新闻》7月27日报道,美国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中国已经制订了详细计划,最多会建造6艘常规动力和核动力航空母舰。香港的《亚洲时报》近日也刊文分析解放军的航母建造日程,并猜测首艘航母可能于今年年底铺设龙骨。

  猜中国“落实航母计划”

  美国国会研究处最近完成的《中国海军现代化及对美国海军作战能力的影响》报告分析称,中国海军将把航空母舰作为加强战力的重点,已有建造航母的计划,并已开始训练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中国最近会将购自乌克兰的“瓦良格”号航母投入部署,作训练之用。报告还猜测,中国计划自2015年起,在5年间建造1到6艘航空母舰,其中会先建造4万吨左右的常规动力航母,继而建造6-7万吨的核动力航母。

  《亚洲时报》对中国航母计划的猜测则更为“确切”。报道称,中国首艘航母有望于今年底铺设龙骨,并在2014年左右列装。文章认为,解放军将建造2艘新“瓦良格”型航母,然后再建造2艘较大的核动力航母。

  有分析指出,对于一个从未接触过航母的国家,先以“瓦良格”为基础吃透技术,发展技术难度较小的常规航母,随后打造大型核动力航母,确为一条稳健的“航母之路”,不过中国的航母计划仍需审时度势。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国防大学原副政委李殿仁中将不久前表示,很多国家都有航空母舰,中国这么大一个国家,也应该有。但是什么时候有,会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决策。他说,中国会根据内外部形势的变化作出正确的决策。“至于目前,肯定是要做些什么。”

  配套装备已日益完善

  虽然外界猜测中的“中国航母”还未显露庐山真面目,但是中国海军近几年的高速发展,在客观上已经为将来打造航母编队做了不少功课。近来,海外媒体对中国的歼-15舰载战斗机表现出了极高的“热情”。加拿大《汉和防务评论》7月号文章根据一些所谓的“歼-15起飞照片”对中国未来的舰载机进行了一番点评。报道称,歼-15的空重比俄制苏-33舰载机要轻,更大的推重比意味着更大的载弹量。《汉和防务评论》还推测,歼-15可能在2012年完成试飞,2013至2014年实现量产。

  如果说舰载机是航母上的利剑,那么先进的驱逐舰、护卫舰和核潜艇就是航母的盾牌。中国海军装备的052C型“中华神盾”驱逐舰和054A型“江凯-2”级护卫舰早已形成战斗力,并在亚丁湾反海盗护航任务中有上佳表现。其中“中华神盾”驱逐舰装备有4部相控阵雷达和远程防空导弹,而“江凯-2”级护卫舰装备中近程防空导弹,两型军舰搭配使用,可织造较为严密的防空网。“微山湖”号、“千岛湖”号同样在亚丁湾展示了中国海军综合补给舰的伴随保障能力。在水下,未来的中国航母可得到“宋”级常规潜艇和新式核动力攻击潜艇的有力支援。

  有人这样比喻:在未来中国海军航母编队中,“配角”早已到齐,只等“主角”——航母登场了。

  守护中国海上战略空间

  近几年,中国海军发展势头颇为喜人,远洋化战略已日益凸显。在这一大背景下,建造航母就显得尤为必要。装备航母后,驱逐舰、护卫舰乃至潜艇就有了“主心骨”,其远洋战斗力和生存能力必然大幅提升,从而有效守护中国的海上战略空间。

  对航母的使用可体现国家战略意图上的差别。在美国看来,航母是一种“攻击平台”,是确保海上霸权的基石,是压制战略对手的工具。因此庞大的美军航母战斗群经常出现在“敏感区域”搞演习,炫耀武力。而对于中国海军来讲,航母则是一种“防御平台”。一方面,中国海疆辽阔,岛屿星罗棋布,单靠军舰巡逻很难全面顾及,而航母则可依靠舰载机守护大面积领海和岛屿;另一方面,中国的海上商品、能源运送通道安全也需要航母来保障。

  可见,航母对于中国海军并非可有可无,而是一种承载大海军梦想的核心装备。(来源: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2010八月4

四川乐山上空突现3个太阳

昨日,记者联系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研究员王思潮教授。他判断说,这极有可能是“幻日”现象。

专家:极有可能是“幻日”

王教授解释说,幻日现象的成因包括冰晶的方向、数量及卷云的数量等。这些冰晶就像是棱镜,让阳光产生弯曲并在太阳周围形成了一个光环;但当晚的乐山地区并不完全具备出现“幻日”的条件,“所以这种现象比较奇特。”他表示,只有再收集乐山地区不同地点的目击报告和照片,进行综合分析后,才能最终确定不明发光体的身份。

链接

“幻日”是大气的一种光学现象,当天空中出现许多六角形的冰晶体时,偶尔会发生非常规律的折射。

2010八月2

中国超级计算机星云或称霸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

新浪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2日晚间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今年11月将进行更新,而中国的超级计算机“星云”(Nebulae)届时可能问鼎冠军宝座。

  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行榜每年更新两次,分别在每年的5月和11月发布。在今年5月份的排行榜中,位于中国深圳国家超级计算机中心的“星云”排名第二,而排名首位的是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的“美洲虎”(Jaguar)。

  美洲虎”的计算速度为每秒钟1.76千万亿次(PFlops)浮点运算,而“星云”的计算速度为每秒钟1.27千万亿次(PFlops)浮点运算。但是,“星云”的的理论最高计算速度为每秒钟2.98千万亿次(PFlops)。

  而近期的测试结果也显示,“星云”的实际计算速度也趋于该理论最高速度。因此,在11月即将推出的新一期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中,“星云”很可能问鼎冠军宝座。至于“美洲虎”,有报道称将在未来五年内进行重大升级。否则,“美洲虎”在未来几年的排名可能要在下半区了(250名之后)。

  当然,中国的“星云”也许不会称霸很久,因为美国劳伦斯里弗莫尔国家实验室(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和IBM将于2011年部署Sequoia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高达每秒钟20千万亿次(PFlops)浮点运算。

  Sequoia将拥有98304个计算机节点,处理器内核总数为160万个,每个内核拥有16GB RAM。而中国的“星云”采用英特尔至强X5650 2.66GHz六核处理器和NVIDIA Tesla C2050图形处理器,总计120640个计算核心。(李明)

2010八月2

真空高速列车飞一般的感觉

世界时速最快、运营里程最长的京沪高铁有望明年提前通车。据悉,我国在建高铁达1万公里。可您知道除了在建的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外,我国还在研制跑得更快的、时速可达1000公里甚至2万公里的真空磁悬浮列车吗?
 
来源:北京电视台《新闻晚高峰》
   从北京到广州2300公里的路程,不用坐飞机、乘坐地面交通,同样可以用2个半小时甚至1个小时达到。这就是我国正在积极研发试验的真空管道高速交通。

  记者从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组了解到,目前他们正在研制时速500-600公里的真空高速列车,这种技术预计10年后实现运营。

  未来两三年内,实验室将推出时速600-1000公里的真空管道高速列车小比例模型。而根据现在的理论研究,这种真空磁悬浮列车时速可达到2万公里。

  技术揭秘

  大气环境下列车时速不宜超过400公里

  西南交大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成员、两院院士沈志云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目前任何一种地面交通工具,商业运营速度都不宜超过每小时400公里,否则能耗大、噪音超标,难以被市场接受。

  沈志云介绍,真空管道高速交通,就是建造一条与外部空气隔绝的管道,将管内抽为真空后,在其中运行磁悬浮列车,由于没有空气摩擦的阻碍,列车将运行至令人瞠目结舌的高速。而且管道是密封的,可以在海底及气候恶劣地区运行而不受任何影响。

  该课题组成员张耀平做了一个比喻:“管道就像排污管道一样,连接紧密,是一个完全密闭的空间。”

  真空磁悬浮造价比普通铁路更便宜

  张耀平介绍,真空磁悬浮列车只是列车在真空环境下运行,而车厢内并非真空的,乘客乘坐这种高速的列车也不会有眩晕等异样的感觉。

  从造价上来看,目前普通铁路造价每公里1.5亿,其隧道断面大概在6米到8米之间,而真空磁悬浮管道断面只有4米到5米之间,可省去很多钢材费用,所以费用比普通铁路更便宜。

  对于票价,张耀平猜测,如果该技术刚刚投入运行时,其票价应该要比高铁的价格高,但是随着技术不断地成熟更新,其价格也会逐渐降低。

  实验故事

  网上找材料引进真空管道交通概念

  张耀平在接受法晚记者采访时说,美国佛罗里达州机械工程师戴睿·奥斯特于1999 年将真空管道磁悬浮运输概念落实到图纸并在美申请发明专利。

  2001年,与戴睿相识并成为密友的张耀平将这项技术首次引进中国。

  张耀平说:“当时我在中外运工作,感到我国物流运输能力赶不上经济的快速发展,要解决的运输物流最关键问题是交通要快捷安全,我就在网上找快速交通类的资料,于是就发现了戴睿的资料,这样我们通过网络认识了。”

  2002年初,张耀平联系到轨道交通领域两位权威专家——西南交大机车车辆动力学专家沈志云和磁悬浮专家王家素,他们均对此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觉得能够进行试验研究。

  当年11月,张耀平放弃了在国企每月拿5000多元工资的工作,毅然到西南交大和这些专家一起进行真空管道交通研究,当了一名拿着1500元薪水的博士后。

  2002年下半年,戴睿和妻子来到中国,帮助张耀平和同事在西南交通大学组建了“真空管道运输研究所”。

  张耀平介绍,当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共申请了3次,2006年终于申请下26万元的项目基金。

  2006年底,带着项目资金,包括研究生、教授在内的共有10多位人员开始了研究。

  真空磁悬浮列车优点

  1.无需车载电源

  2.安全性高

  3.能静止悬浮,启动耗能很少

  4.运行噪声小

  5.车体轻,适合高频率发车,大大降低路基和轨道成本

  ●各国对比

  中美瑞比较我国技术占优

  沈志云介绍,美国和瑞士也在研究真空管道技术。美国搞的是高真空管道交通,大气压甚至只有外界的百万分之一,但成本很高,难度很大,所以很难投入实际营运。

  瑞士则把真空管放在地下隧道中,这同样增加了很大的成本,最终也难以进入实际应用。

  “而我们的方案相对于他们更优,管道内只要降到0.5个大气压,就可以大大减少空气对于机车的阻力,这样,就大大降低了成本。”沈志云介绍。

  沈志云估算,在现有的高速铁路上,每公里只需要增加一两千万就可以建造成这个管道了,而增加的成本将在后来的运行成本中节约出来。这种方案,机车运行速度可以超过600公里/小时。

  张耀平介绍,目前世界上共有美国、瑞士、中国3个国家正在研究真空管道磁悬浮技术,我国已经开始着手试验了,美国和瑞士还在理论阶段。

2010八月1

中国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北斗”定位系统示意图

 
“北斗”定位系统示意图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新华社发

 
     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 新华社发

  新华网西昌8月1日电(唐振宇、李清华)8月1日5时30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第五颗北斗导航卫星,并将卫星送入太空预定转移轨道。这是一颗倾斜地球同步轨道卫星,是我国今年连续发射的第3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专项管理办公室负责人介绍,北斗卫星导航系统(COMPASS,中文音译名称BeiDou),作为我国独立发展、自主运行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是国家正在建设的重要空间信息基础设施,可广泛用于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能够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定位、导航和授时服务,具有导航和通信相结合的服务特色。通过19年的发展,这一系统在测绘、渔业、交通运输、电信、水利、森林防火、减灾救灾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领域得到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特别是在四川汶川、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按照“三步走”的发展战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将于2012年前具备亚太地区区域服务能力,2020年左右建成由30余颗卫星、地面段和各类用户终端构成的、覆盖全球的大型航天系统。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技术复杂、规模庞大。它的建设应用,将实现我国航天从单星研制向组批生产、从保单星成功向保组网成功、从以卫星为核心向以系统为核心、从面向行业用户向面向大众用户的历史性转型,开启我国航天事业的新征程。

  这次发射的卫星和使用的运载火箭,分别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所属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和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这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126次飞行。

2010七月29

本年度ChinaJoy会最火的一张照片

咱不做评论,自己看吧。。。

2010七月28

青岛当地居民目睹满天战机直扑黄海

 7月26日晚,中国人民解放军在青岛上空动用了100余架最先进的战斗机,展开了大规模的空中机动演习”,“连续40多分钟不断进行演习训练。青岛当地居民目睹了满天战机的情况”。有居民透露场面相当之震撼,称这些新式战机明显是直扑黄海而去,更有甚者称,在这些空中疾驰而去的战机当中发现了空警2000类似的大型飞机。明显是大机群联合作战对付美国航母战群在黄海的演习了。

对此,外交安保方面的政府当局说“这是没有事实根据的”。另一位国防相关人士解释称“我们未曾接到过青岛地区有寻常动向的消息”,“如果将一天内起飞降落的战斗机总次数加在一起可能达到100架次,但是如此众多的战斗机不可能同时进行编队飞行”。

今天香港报纸有这样的报道说,昨天晚上青岛,我们知道是北海舰队的所在地,出现了一个很壮观的景象,大批的解放军的军用飞机不停的起飞,整整40分钟,老百姓都看傻了,从来没有看过这么多飞机在起飞,40分钟大约有上百架次的飞机是飞往黄海上空的。

摘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4553070100kj96.html

2010七月27

美国准备对中国动手

作者:国庆压马路

  南海问题是否会成为日前在越南河内举行的东盟地区论坛外长会议的突出议题,是中国代表团重点关注的一个问题。因为美国等国家在会前和会议期间的一系列动向使中方有了这种预料。果然,美方没有听中方的劝告,在会上发难了。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根据事先准备好的稿子,大谈南海与美国国家利益关系,大谈维护南海航行自由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大谈在南海问题上反对“胁迫”,反对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云云。这种貌似公允的讲话实际上是在攻击中国,是在给国际社会造成一种南海局势十分堪忧的迷象。
  戴旭上校在年初的视频报告中就提到过,美国正从韩日开始的黄海、东海海域,向南延伸到南海、东南亚、印度,西面则是由所谓反恐战争所构建的北约反恐军团,中国已经彻底陷入了美国的C型包围圈。
  从5月以来,美国先后在西部阿富汗修剪瓦罕走廊公路,目前已经修成大半,可通坦克,目标直指中国新疆,西南部的印度也一直在对中印边境增兵。而东部海域美韩黄海军演近期更是闹得沸沸扬扬,昨日已经正式开始。此次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又在东盟会上大谈南海问题,目标很明显,就是妄图进一步加深中国与南海诸国的矛盾,从而让美军有机会直接插手中国南海。
  由此看来,美军C型包围圈已经彻底成势,而希拉里的这次谈话是否代表美国打算借C型包围圈对中国进行军事威胁,对中国动手呢?

http://club.mil.news.sina.com.cn/slide.php?tid=241849#p=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