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 的存档
2010八月12

日本自卫队大型AIP潜艇应对中国海军

本报记者/魏东旭

  日本今年底将修订其防卫计划大纲,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扩编潜艇部队,将海上防卫重点转移到西南方海域。日本《产经新闻》报道称,这一举措是为了便于“对抗”日益壮大的中国海军。 由此,日本的潜艇部队再次引发了外界的广泛关注。

  “以常代核”的发展路线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全部常规潜艇隶属于两支潜艇部队:第一潜艇部队下辖第1、3、5潜艇中队,以吴港为基地;第二潜艇部队下辖第2、 4潜艇中队,以横须贺为母港。另有一个潜艇作训部,负责训练任务。与经常“出镜”的水面舰艇不同,日本的潜艇部队一直很低调,就像传说中的日本忍者那样,神秘而富有攻击力。

  冷战期间,为对抗前苏联核潜艇,日本不得不最大限度地提升潜艇性能,因此其装备的常规潜艇在排水量、安静性、续航能力、下潜深度诸方面普遍较强。例如上世纪90年代初开始建造的“春潮”级潜艇,甚至比法国的“红宝石”核潜艇还要大,潜航深度也接近350米。

  冷战结束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将目光瞄向了正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中国海军。日本著名军事战略评论家、“中国威胁论”的鼓动者森本敏就曾鼓吹,日本应发展核潜艇加强控制“第一岛链”,以应对中国海军的潜艇部队。但由于受到“无核三原则”的制约,日本暂时还不能发展核潜艇,只能继续在常规潜艇上下功夫,发展大型AIP潜艇(不依赖空气动力装置的常规潜艇,可增加水下续航时间及距离,降低通气管暴露率),谋求“以常代核”。

  此次,日本海上自卫队以应对中国海军为借口,要将原有的18艘潜艇增加到20艘,虽然号称靠“延长潜艇的服役年限”来实现,但很明显是为未来增加先进潜艇埋下伏笔。

  常规潜艇越做越强

  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的主力潜艇是“亲潮”级和“苍龙”级。其中“亲潮”级11艘艇从1998年开始陆续建造,到2008年全部建成。 “亲潮”级水下排水量近4000吨,最大潜深500米,外形采用独特的“叶卷型”(仿照抹香鲸的身体)提升安静性。去年开始服役的“苍龙”级潜艇水下排水量达4100吨,并加装了AIP系统,可在水下潜航3到4周。

  在武器系统方面,以上这两型潜艇都装备6具533毫米口径鱼雷管和先进的声呐系统,并能发射潜射“鱼叉”反舰导弹。

  就目前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的发展趋势来看,常规潜艇正向大型化、AIP化迈进。从“春潮”级到“苍龙”级,日本潜艇的吨位越来越大,下潜深度不断刷新纪录,水下续航能力也稳步提高。有人甚至将它们称为“亚核”潜艇。

  有分析指出,虽然日本海上自卫队现役的潜艇数量有限,但是其单艇作战能力较强,仍可控制大面积海域,进而提升对“第一岛链”的封锁能力;同时,一些退役的潜艇处于封存状态,随时可启封投入作战,而川崎、神户造船厂也可在短时间内造出大批先进潜艇。这意味着,日本海上自卫队潜艇部队的潜在规模更为庞大。(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2010八月12

圣元奶粉

某平胸MM的QQ签名:20多岁了,喝圣元奶粉还来得及吗?

2010八月12

转给MM:经期注意事项

经期做这13件事后悔一辈子:

1、捶打腰背致经量增多经期延长

2、慷慨高歌引声嘶

3、贸然拔牙易感染

4、吃盐过量头痛肿胀和易怒

5、多饮浓茶易缺铁性贫血

6、穿紧身裤易引发泌尿和生殖道感染

7、打嘴仗引神经和内分泌功能紊乱

8、饮酒容易醉

9、吃油炸食品易发胖

10、生冷饮食寒气凝滞可致血行不畅

11、吃酸辣食物致盆腔炎

2010八月12

珍惜时间

世界上最长而又最短,最快而又最慢,最平凡而又最珍贵,最易忽视而又最令人后悔的就是时间。──高尔基

2010八月12

猪八戒整容

猪八戒取经之后去整容后变成一个特别帅气的小伙子,然后他去酒吧找小姐喝酒,出来之后对那个小姐说:“你知道吗?你知道我以前多磕碜吗?我以前是猪八戒你知道吗?”小姐看看他满脸哭容的说:“二师兄,我是沙僧啊!”

2010八月12

师父跑不了

悟空化缘回来发现师父不见了,沙僧和八戒在地上哭。悟空问:“师父呢?”八戒说:“丢了。”悟空说:“找去呀!”沙僧说:“到处找遍了,没有。”悟空又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三个人正发愁,忽然悟空问:“师父这个月房贷交了吗?”沙僧说:“没有。”“养路费交了吗?”“也没有。”悟空说:“都洗洗睡吧,师父跑不了,有银行跟交警看着呢!”

2010八月11

USB3.0优点介绍

USB恐怕是现今最成功的多功能计算机接口,而且也在进行重大的更新。最新版本USB 3.0相对之前的版本做了很大的更新,包括更快的传输速率及更强的电源管理。最新采用USB 3.0标准的设备已经上市,接下来将有更多的USB 3.0新产品出现。

2007年底开始,英特尔公司和惠普(HP)、NEC、NXP半导体及德州仪器(Texas Instruments)等公司共同开发USB3.0技术,USB3.0技术主要应用于个人计算机、消费及移动类产品的快速同步即时传输。

1、传输速率快

相对于USB 2.0 ,USB 3.0速度快十倍,几乎可达到发送数据和接收数据在同一时间。由于USB 3.0传输速率非常快,因此设备制造商将其定位为“超速”。

2、向下兼容

USB 3.0可向下兼容,其插座就是为了兼容目前的插头和电缆,不过传输速率仍是USB 2.0支持的速率。In-Stat预测截止2013年USB 3.0将会主宰外部驱动市场,截止2014年,2.25亿件闪存将会支持USB 3.0。

3、电源管理智能化

USB 3.0扩展了电流容量,可达到150毫安培,但这并不意味着耗电会更多。目前的USB协议使得设备一直处于加电状态,因此很耗电,而USB 3.0拥有电源管理功能,可使闲置的设备进入闲置、睡眠或暂停三种模式,去除了不必要的能源耗费。

4、尚处于起步阶段

去年9月,Linux内核开始内置支持USB 3.0,并且在今年一月份的消费电子展上也出现了第一批的USB 3.0硬件控制器和设备。但是USB 3.0仍然是一种新兴的技术。微软公司Windows尚未支持USB 3.0,英特尔公司在2011年之前也不打算支持USB 3.0。

2010八月11

IPV4 vs IPV6 的技术秘密

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协议)是互联网的支柱,它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第一个正是发布的规范在RFC 791中只有简短的45页,定义了IP属于网络层协议,1991年,IETF确定了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IP协议版本,即IPv4,但现在已经完全停止开发了.新的IP版本叫做IPng(Next Generation,下一代IP协议)或IPv6,这个版本经历了漫长的讨论和反复的修改,1994年IETF终于明确了IPv6的方向,IPv6的主 要目的是解决IPv4中存在的问题,IPv6除了具有IPv4具有的功能外,还消除了IPv4的局限性,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

当你部署 IPv6时,在IPv4时代学到的知识仍然有用.IPv6和IPv4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寻址和路由、安全、网络地址翻译、管理工作量和对移动设备的支持.此外,IPv6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特征:一套从IPv4迁移和过渡到IPv6的计划.

自1994年以来,已经发布了超过30个IPv6的RFC文档.改变IP协议意味着要改动许多上层协议和约定,从DNS和应用程序如何存储IP地址,到数据报如何在以太网、PPP、令牌环、FDDI和其它媒介上发送和路由,再到程序员如何调用网络函数都将会发生一些变化.IETF也不会疯狂到让大家一夜之间全部切换到IPv6,因此IETF也开发了IPv4和IPv6共存的标准和协议,如IPv4隧道里走IPv6,IPv6隧道里走IPv4,在同一个系统上长时间运行IPv4和IPv6(双堆栈),以及在各种环境中混合和匹配这两个协议.

Internet协议v4(IPv4)

Internet协议v4(IPv4)是Internet协议的第四个版本,它是第一个得到广泛部署的版本,和IPv6一起,它们是基于标准的 Internet网络互连方法的核心.IPv4仍然是目前部署最广泛的互联网层协议,IPv4的详细定义可参考IETF发布的RFC 791,它取代了早期定义文档RFC 760.IPv4是一个用于链路层包交换网络的连接协议,如以太网,它以尽力模式运行,因为它不能保证信息能100%传递,也不能保证按正确的顺序传输,更不能避免重复传输.IPv4未包含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如果通过数据报头中的校验和方法发现数据被损坏,数据将被抛弃,包括数据完整性在内,均通过上层传输层协议解决,如传输控制协议.IPv4使用32位寻址方法,总共包含4294967296个有效地址,IPv4有四种不同的地址类型:A、B、C 和D.

有类别IP寻址

最初,IP地址被分为两部分,地址的高八位代表网络标识符,剩下的地址表示主机标识符,最大可以创建256个网络,人们很快就发现这样设计满足不了需要,为了克服这个限制,对高八位地址进行了重新定义,创建了一套网络类别,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有类别网络,总共定义了五个类别:A、B、C、D和E,A、 B和C网络标识符长度不一样,剩下的地址部分用于标识主机,这意味着每个不同的网络类型可容纳的主机数目也不一样,D类地址表示多播地址,E类地址是未将来的应用程序保留的(译者注:有了IPv6,它还会被用到吗?).

无类别寻址

无类别寻址有三个基本类别.

• 子网

子网划分是一组技术,您可以使用这组技术来高效地划分单播地址前缀的地址空间以便在组织网络的子网间进行分配.单播地址前缀的固定部分包括前缀长度和前缀长度之前的位,这些位都具有定义的值.单播地址前缀的可变部分包括前缀长度之后设置为 0 的位.子网划分就是利用单播地址前缀的可变部分来创建更高效的地址前缀(浪费较少的可用地址),分配给组织网络的子网.最初定义 IPv4 的子网划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A 类和 B 类 IPv4 公用网络 ID 的主机位.当您为 IPv4 网络 ID 划分子网时,您会在 IPv4 地址的层次结构中定义一个额外的层次.子网网络 ID 具有“网络 ID/子网 ID/主机 ID”层次结构.在您为网络 ID 划分子网后,每个子网网络 ID 都是一个子网(或具有“网络 ID/主机 ID”层次结构的网络 ID)的新地址前缀.

•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是根据子网需要给它分配IP地址资源的一种方法,思科支持的IP路由协议,OSPF、双IS-IS、BGP-4和 EIGRP均支持无类别或VISM路由.历史上,EGP协议依赖于IP地址类型定义和真实交换的网络号(8,16或24位域),而与IP地址(32位号码)无关.RIP和IGRP交换的网络和子网号在32位域中,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之间的差别是一个约定问题,不用在路由协议中交换,现在用的一些协议要么使用一个前缀长度(地址中的连续位数),要么每个地址带有子网掩码来指出32位域中的哪一部分是需要路由的地址.在思科工程中经常可以见到需要使用可变长子网掩码的例子,在工程建设时通常有多个配置了FDDI和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并做了编号以便每个交换子网可以支持62台主机,实际上,每个子网可能只会连接15-30台物理主机(打印服务器,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等),但许多工程也需要ISDN或帧中继供家庭办公用户使用,它们也需要一个单独的子网,这些家庭办公用户通常有一两个路由器和一个X终端或工作站,他们可能还有一台PC或苹果电脑也需要连网,因此,通常需要为他们配置支持6台主机的子网,还有一些用户需要配置支持14台主机的子网,点到点连接通常是不需要编号的.

•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

使用超网时,靠无类别域间路由是减少路由表条目的数量,1993年左右,第一次引入了无类别域间路由,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超网,超网允许路由聚合,CIDR引入了前缀标记,也叫做CIDR标记,前缀/CIDR标记现在在三种无类别IP寻址情况下使用:划分子网,VLSM/不同规模的子网和 CIDR/超网.

原IP地址类型由CIDR取代,相比之下,基于类型的方案被称为有类别的域间路由.CIDR的主要优势是允许对任意地址空间进行重新分区,因此可以给用户分配更小或更大的地址块,CIDR给Internet赋予了层次感,它将Internet分为国际ISP和国内ISP,然后又进一步细分为区域 ISP,区域ISP又再细分为本地ISP,本地ISP又再分为区,通过CIDR创建的这种分级结构由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和它的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ies,RIR)监管,管理全球互联网地址的分配,每个RIR维护一个可匿名搜索的WHOIS数据库,提供IP地址分配信息,从这些数据库查询出来的信息在众多根据IP地址进行地理定位的工具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分级路由进一步按地理路由分解,在地理路由中,整个地址又被分成多个块,例如,一个块表示美国,一个块表示欧洲,一个表示中东,一个表示亚洲等等.

IPv4的局限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IPv4的地址即将耗尽,这是当初设计时未曾预料到的,这也是引入 有类别网络,创建CIDR寻址的驱动因素,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IPv4地址的消耗速度仍然让人惊讶,目前有两种较权威的估计,一种预测是2010年,也就是今年,IPv4地址将被用光,另一种预测是2012年才会用光.IPv4地址的耗尽主要原因是Internet用户,使用Internet连接的移动设备,以及连接Internet的ADSLmodem或有线modem的爆炸式增长,迫使我们开发和采用IPv6作为替代解决方案.

Internet协议v6(IPv6)

IPv6也就是著名的IPng,即所谓的下一代IP协议,它是被广泛使用的第二个Internet协议版本,它的设计目标是将IPv4逐渐过渡到IPv6,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消灭掉IPv4,因此保留了IPv4的兼容性,从IPv4到IPv6的主要变化是:

▶扩展了路由和寻址能力:IPv6将IP地址规模从32位扩大到了128位,支持更多层次的寻址水平,更大的可寻址节点数,以及更简单的地址自动配置;

▶通过给多播地址增加一个“范围”域,多播路由的可扩展性得到了改进;

▶定义了一种新地址类型,叫做“任播地址”,它可以识别节点集,发送到任播地址的数据包可以传递给其中任一节点,在IPv6源路由中使用任播地址允许节点控制通信流的路径;

▶简化了报头格式:有些IPv4报头字段被删除或称为可选部分,减少数据包处理成本,让IPv6报头的带宽成本尽可能低.虽然IPv6地址长度是IPv4的4倍,但IPv6报文的头部长度只有IPv4报文头部长度的2倍;

▶改进了对可选项的支持:改进后IP头可选项经过编码后可更有效地进行转发,对可选项的长度限制也更宽松,为今后引入新的可选项提供了极好的灵活性;

▶服务质量(QoS)功能:增加了数据包标记功能,通过标记知道数据包属于哪个特定的通信流;

▶身份验证和隐私保护能力:IPv6包含了提供身份验证,数据完整性和保密等扩展的定义,虽然是扩展,但它们属于IPv6的基础组件;

▶IPv6由两部分组成,基础的IPv6报头和IPv6扩展头.

IPv6的优点

有了巨大的地址空间后,ISP有足够的IP地址分配给客户,甚至每个设备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v6地址.NAT(网络地址转换)已成为处理IP地址短缺得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许多Internet应用程序在NAT下都不能正常工作,如NFS,DNS和集团会议应有,此外,NAT也是企业对企业直接网络连接的障碍,需要进行复杂的地址转换才能让通信变得可靠,但它的扩展性很差,很容易出现单点故障,显得非常脆弱.

IPv6地址空间扩展的目标之一是让NAT技术边缘化,改善网络的连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IPv6在Internet上重新建立透明的端到端通信,由于IPv6地址长度较长,显得比较笨重,很多人看到那一长串地址都会头晕.IPv6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是减少人们管理和配置系统的时间,因为IPv6 可以执行无状态自动配置,结合LAN MAC地址,加上网络路由器提供的前缀(不需要DHCP),可以确保创建一个唯一的IP地址.

当然,DHCP仍然有它的用处,如DNS服务器,不过需要支持DHCPv6,IPv6也给两个端点提供了一个中间地带,如SLP(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服务定位协议)协议,这可能使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带宽多媒体和容错应用是IPv6的第四个主要目标,多媒体应用可以利用多播的优势:可以将一个数据报传输到多个接收者.虽然IPv4也有多播功能,但它们是可选的,不是每个路由器和主机都支持,使用IPv6时,多播是必需的,前面已经提到,IPv6还增加了一种新的服务类型“任播”,与多播类似,任播有一个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节点组,当一个数据包发到一个任播组时,只会传输到组中的一个成员,这项新功能特别适合于容错环境,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

另一方面,在IPv6上架设VPN(虚拟私有网络)是支持QoS的,IPv6支持IPv4相同的QoS功能,包括DiffServ标记,以及新的 20位通信流字段,IPv6的第五个主要目标是VPN.新的IPsec安全协议,ESP(封装安全协议)和AH(身份验证头)是附加到IPv4的,而 IPv6内置了这些协议,这意味着在IPv6世界中建设和部署网络时,保护网络的安全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下面用一张表简单地对比一下IPv4和IPv6,以便加深理解.

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协议)是互联网的支柱,它已经有近20年的历史,第一个正是发布的规范在RFC 791中只有简短的45页,定义了IP属于网络层协议,1991年,IETF确定了目前我们正在使用的IP协议版本,即IPv4,但现在已经完全停止开发了.新的IP版本叫做IPng(Next Generation,下一代IP协议)或IPv6,这个版本经历了漫长的讨论和反复的修改,1994年IETF终于明确了IPv6的方向,IPv6的主要目的是解决IPv4中存在的问题,IPv6除了具有IPv4具有的功能外,还消除了IPv4的局限性,它们之间既有相同点,又有不同点.当你部署 IPv6时,在IPv4时代学到的知识仍然有用.IPv6和IPv4之间差异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寻址和路由、安全、网络地址翻译、管理工作量和对移动设备的支持.此外,IPv6还包括一个重要的特征:一套从IPv4迁移和过渡到IPv6的计划.

自1994年以来,已经发布了超过30个IPv6的RFC文档.改变IP协议意味着要改动许多上层协议和约定,从DNS和应用程序如何存储IP地址,到数据报如何在以太网、PPP、令牌环、FDDI和其它媒介上发送和路由,再到程序员如何调用网络函数都将会发生一些变化.IETF也不会疯狂到让大家一夜之间全部切换到IPv6,因此IETF也开发了IPv4和IPv6共存的标准和协议,如IPv4隧道里走IPv6,IPv6隧道里走IPv4,在同一个系统上长时间运行IPv4和IPv6(双堆栈),以及在各种环境中混合和匹配这两个协议.

Internet协议v4(IPv4)

Internet协议v4(IPv4)是Internet协议的第四个版本,它是第一个得到广泛部署的版本,和IPv6一起,它们是基于标准的 Internet网络互连方法的核心.IPv4仍然是目前部署最广泛的互联网层协议,IPv4的详细定义可参考IETF发布的RFC 791,它取代了早期定义文档RFC 760.IPv4是一个用于链路层包交换网络的连接协议,如以太网,它以尽力模式运行,因为它不能保证信息能100%传递,也不能保证按正确的顺序传输,更不能避免重复传输.IPv4未包含错误控制和流量控制机制,如果通过数据报头中的校验和方法发现数据被损坏,数据将被抛弃,包括数据完整性在内,均通过上层传输层协议解决,如传输控制协议.IPv4使用32位寻址方法,总共包含4294967296个有效地址,IPv4有四种不同的地址类型:A、B、C 和D.

有类别IP寻址

最初,IP地址被分为两部分,地址的高八位代表网络标识符,剩下的地址表示主机标识符,最大可以创建256个网络,人们很快就发现这样设计满足不了需要,为了克服这个限制,对高八位地址进行了重新定义,创建了一套网络类别,这就是后来著名的有类别网络,总共定义了五个类别:A、B、C、D和E,A、 B和C网络标识符长度不一样,剩下的地址部分用于标识主机,这意味着每个不同的网络类型可容纳的主机数目也不一样,D类地址表示多播地址,E类地址是未将来的应用程序保留的(译者注:有了IPv6,它还会被用到吗?).

无类别寻址

无类别寻址有三个基本类别.

• 子网

子网划分是一组技术,您可以使用这组技术来高效地划分单播地址前缀的地址空间以便在组织网络的子网间进行分配.单播地址前缀的固定部分包括前缀长度和前缀长度之前的位,这些位都具有定义的值.单播地址前缀的可变部分包括前缀长度之后设置为 0 的位.子网划分就是利用单播地址前缀的可变部分来创建更高效的地址前缀(浪费较少的可用地址),分配给组织网络的子网.最初定义 IPv4 的子网划分是为了更好地利用 A 类和 B 类 IPv4 公用网络 ID 的主机位.当您为 IPv4 网络 ID 划分子网时,您会在 IPv4 地址的层次结构中定义一个额外的层次.子网网络 ID 具有“网络 ID/子网 ID/主机 ID”层次结构.在您为网络 ID 划分子网后,每个子网网络 ID 都是一个子网(或具有“网络 ID/主机 ID”层次结构的网络 ID)的新地址前缀.

•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

可变长子网掩码(VLSM)是根据子网需要给它分配IP地址资源的一种方法,思科支持的IP路由协议,OSPF、双IS-IS、BGP-4和 EIGRP均支持无类别或VISM路由.历史上,EGP协议依赖于IP地址类型定义和真实交换的网络号(8,16或24位域),而与IP地址(32位号码)无关.RIP和IGRP交换的网络和子网号在32位域中,网络号、子网号和主机号之间的差别是一个约定问题,不用在路由协议中交换,现在用的一些协议要么使用一个前缀长度(地址中的连续位数),要么每个地址带有子网掩码来指出32位域中的哪一部分是需要路由的地址.在思科工程中经常可以见到需要使用可变长子网掩码的例子,在工程建设时通常有多个配置了FDDI和以太网接口的交换机,并做了编号以便每个交换子网可以支持62台主机,实际上,每个子网可能只会连接15-30台物理主机(打印服务器,工作站,文件服务器等),但许多工程也需要ISDN或帧中继供家庭办公用户使用,它们也需要一个单独的子网,这些家庭办公用户通常有一两个路由器和一个X终端或工作站,他们可能还有一台PC或苹果电脑也需要连网,因此,通常需要为他们配置支持6台主机的子网,还有一些用户需要配置支持14台主机的子网,点到点连接通常是不需要编号的.

• 无类别域间路由(CIDR)

使用超网时,靠无类别域间路由是减少路由表条目的数量,1993年左右,第一次引入了无类别域间路由,它的目的也是为了实现超网,超网允许路由聚合,CIDR引入了前缀标记,也叫做CIDR标记,前缀/CIDR标记现在在三种无类别IP寻址情况下使用:划分子网,VLSM/不同规模的子网和 CIDR/超网.

原IP地址类型由CIDR取代,相比之下,基于类型的方案被称为有类别的域间路由.CIDR的主要优势是允许对任意地址空间进行重新分区,因此可以给用户分配更小或更大的地址块,CIDR给Internet赋予了层次感,它将Internet分为国际ISP和国内ISP,然后又进一步细分为区域 ISP,区域ISP又再细分为本地ISP,本地ISP又再分为区,通过CIDR创建的这种分级结构由IANA(Internet Assigned Numbers Authority,互联网地址分配机构)和它的区域互联网注册管理机构(Regional Internet Registries,RIR)监管,管理全球互联网地址的分配,每个RIR维护一个可匿名搜索的WHOIS数据库,提供IP地址分配信息,从这些数据库查询出来的信息在众多根据IP地址进行地理定位的工具中扮演着核心角色,分级路由进一步按地理路由分解,在地理路由中,整个地址又被分成多个块,例如,一个块表示美国,一个块表示欧洲,一个表示中东,一个表示亚洲等等.

IPv4的局限性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人们就意识到IPv4的地址即将耗尽,这是当初设计时未曾预料到的,这也是引入 有类别网络,创建CIDR寻址的驱动因素,尽管采取了这些措施,IPv4地址的消耗速度仍然让人惊讶,目前有两种较权威的估计,一种预测是2010年,也就是今年,IPv4地址将被用光,另一种预测是2012年才会用光.IPv4地址的耗尽主要原因是Internet用户,使用Internet连接的移动设备,以及连接Internet的ADSLmodem或有线modem的爆炸式增长,迫使我们开发和采用IPv6作为替代解决方案.

Internet协议v6(IPv6)

IPv6也就是著名的IPng,即所谓的下一代IP协议,它是被广泛使用的第二个Internet协议版本,它的设计目标是将IPv4逐渐过渡到IPv6,而不是一下子全部消灭掉IPv4,因此保留了IPv4的兼容性,从IPv4到IPv6的主要变化是:

▶扩展了路由和寻址能力:IPv6将IP地址规模从32位扩大到了128位,支持更多层次的寻址水平,更大的可寻址节点数,以及更简单的地址自动配置;

▶通过给多播地址增加一个“范围”域,多播路由的可扩展性得到了改进;

▶定义了一种新地址类型,叫做“任播地址”,它可以识别节点集,发送到任播地址的数据包可以传递给其中任一节点,在IPv6源路由中使用任播地址允许节点控制通信流的路径;

▶简化了报头格式:有些IPv4报头字段被删除或称为可选部分,减少数据包处理成本,让IPv6报头的带宽成本尽可能低.虽然IPv6地址长度是IPv4的4倍,但IPv6报文的头部长度只有IPv4报文头部长度的2倍;

▶改进了对可选项的支持:改进后IP头可选项经过编码后可更有效地进行转发,对可选项的长度限制也更宽松,为今后引入新的可选项提供了极好的灵活性;

▶服务质量(QoS)功能:增加了数据包标记功能,通过标记知道数据包属于哪个特定的通信流;

▶身份验证和隐私保护能力:IPv6包含了提供身份验证,数据完整性和保密等扩展的定义,虽然是扩展,但它们属于IPv6的基础组件;

▶IPv6由两部分组成,基础的IPv6报头和IPv6扩展头.

IPv6的优点

有了巨大的地址空间后,ISP有足够的IP地址分配给客户,甚至每个设备都可以拥有自己的IPv6地址.NAT(网络地址转换)已成为处理IP地址短缺得力的技术,但遗憾的是,许多Internet应用程序在NAT下都不能正常工作,如NFS,DNS和集团会议应有,此外,NAT也是企业对企业直接网络连接的障碍,需要进行复杂的地址转换才能让通信变得可靠,但它的扩展性很差,很容易出现单点故障,显得非常脆弱.

IPv6地址空间扩展的目标之一是让NAT技术边缘化,改善网络的连通性、可靠性和灵活性.IPv6在Internet上重新建立透明的端到端通信,由于IPv6地址长度较长,显得比较笨重,很多人看到那一长串地址都会头晕.IPv6的第二个主要目标是减少人们管理和配置系统的时间,因为IPv6 可以执行无状态自动配置,结合LAN MAC地址,加上网络路由器提供的前缀(不需要DHCP),可以确保创建一个唯一的IP地址.

当然,DHCP仍然有它的用处,如DNS服务器,不过需要支持DHCPv6,IPv6也给两个端点提供了一个中间地带,如SLP(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服务定位协议)协议,这可能使网络管理员的工作变得更加轻松.高带宽多媒体和容错应用是IPv6的第四个主要目标,多媒体应用可以利用多播的优势:可以将一个数据报传输到多个接收者.虽然IPv4也有多播功能,但它们是可选的,不是每个路由器和主机都支持,使用IPv6时,多播是必需的,前面已经提到,IPv6还增加了一种新的服务类型“任播”,与多播类似,任播有一个发送和接收数据包的节点组,当一个数据包发到一个任播组时,只会传输到组中的一个成员,这项新功能特别适合于容错环境,如Web服务器,DNS服务器.

另一方面,在IPv6上架设VPN(虚拟私有网络)是支持QoS的,IPv6支持IPv4相同的QoS功能,包括DiffServ标记,以及新的 20位通信流字段,IPv6的第五个主要目标是VPN.新的IPsec安全协议,ESP(封装安全协议)和AH(身份验证头)是附加到IPv4的,而 IPv6内置了这些协议,这意味着在IPv6世界中建设和部署网络时,保护网络的安全将会变得更加容易.

下面用一张表简单地对比一下IPv4和IPv6,以便加深理解.

/wp-content/uploads/auto_save_image/2010/08/050902LNv.jpg
表1 IPv4与IPv6的对比

文/51CTO

2010八月11

小女生的暗恋

一个涉世未深的小女生向我请教,说她暗恋楼下的一个男生,却不知该如何表白。我当下就告诉她一个绝妙的主意:下次你看见他再从你楼下经过的时候,就故意拿个东西扔下去砸到他,然后向他道歉,一来二去就熟悉了。后来,我被从楼上飞下来的花盘砸得头破血流……

2010八月11

把权力关进笼子

  要做到权力制衡,最重要的不是民主,而是“共和”。共和制是这个世界上最普遍的制度,不论是社会主义、资本主义、还是宗教神权国家,很多国家都实行共和制度,有些君主王国实行的也是“虚君共和”制度。共和制度最能实现对政府的监督和制衡,做到把权力关进笼子。

  那么,什么是共和制度?它跟民主的联系与区别又是什么?为了能够全面了解共和的本质,让我们从200多年前的法国、英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说起。
  
  法国:缺乏监督的民主也是暴政

  法国大革命是对人类社会产生深远影响的一次大革命,它对民主、自由思想的启蒙至今仍在影响着人类。然而,法国大革命也是一场极为狂暴的大革命。在革命斗争最激烈的1791-1794年,3年间被送上断头台的法国人高达六七万,在高峰期,仅巴黎一地,被送上断头台的人平均每周达196人,杀人最多时每天达50人。在这血腥时期,仅巴黎著名的职业刽子手夏尔·桑松一人,就马不停蹄地砍死了3000多人。

  这么残忍、血腥的大屠杀是以什么名义进行的呢?是以人民的名义。法国大革命是一场人民起来对抗君主专制的暴力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奋起攻打巴士底狱,君王路易十六在法国的统治彻底崩溃。

  然而,暴烈的革命一旦开始,就停不下来了。革命者以人民的名义,把路易十六、旧式贵族、教士、叛乱分子一一送上断头台。接着革命的风暴刮到了革命队伍内部,人民开始杀戮人民了,攻占巴士底狱的发动者德穆兰被杀,革命领袖丹东、罗兰夫人等一个个相继被杀,最后,连大革命时期最重要的革命领袖罗伯斯庇尔也被推上断头台。

  在这种不受约束的人民主权的威胁之下,没有人可以幸免,只要与多数者(或当政者)持有不同意见,就是人民的敌人,随时可能惨遭屠杀。在那个酷烈的革命时期,巴黎的断头台似乎格外的忙碌,每天都有被革命法庭宣判死刑的反(敏感)革命叛国者被送上断头台。革命法庭只要一经宣判就不得上诉,被告失去了一切权利,像一只羔羊一样任人宰割。

  人民大众一旦被动员起来,冲上**舞台,就再也停不下来了。由于“人民”是道德的化身,人民意志等于道德良心,等于正义,人民专制就是顺理成章。结果就演变成这样一个结论:群众说什么是什么,群众要怎么干,那就随他去。

  一天,一群市民在大街上撞见罗伯斯庇尔,他们觉得革命中“流的几滴血没有把人民的脸蛋染红”,吵吵嚷嚷为了建立新道德社会要继续革命,继续杀人。罗伯斯庇尔劝阻他们,要他们遵守法律。

  “法律是什么?”市民们问。

  “法律就是人民的意志。”罗伯斯庇尔回答说。

  “我们就是人民,我们不要什么法律,所以我们的这种意志就是法律。”市民回答说。

  当丹东以“乱党”“叛国”的罪名被送上断头台,本来有机会逃走的丹东在断头台上对刽子手大声吼道:“把我的头拿去给人民看吧,他是值得一看的!”

  然而,人民看得太多了!很多年以后,法国一位思想家深有感触的指出:人们所拥有的感觉是如此迟钝,以至于对这样的场面最后见怪不怪,不以为然了。那时候,母亲带着他们的孩子去看刽子手行刑,就像今天他们带孩子去看木偶戏一样。
  
  英国:要的就是妥协与制衡

  人类的政治行为和决策,无论多么高尚、多么有价值,若没有适当的制度制约,跨越了其应有的边界,都会走向其反面,带来意想不到的不良后果。

  因此,对权力进行制约就成了现代民主国家的一项基本原则,这种权力制衡的方法就是共和:当冲突各方针锋相对时,不是一方压倒另一方,不是互相恶斗,而是互相协商、彼此妥协,寻找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从而达到和平的目的。

  “共和”一词最早出现于西周,据《史记·周本纪》记载:西周厉王暴虐无道、骄横放纵。公元前841年,百姓造反,厉王逃跑,后由召公、周公二相共同执政,故号“共和”。这里的“共和”已经反映出分享管理公共事务的权力(共)、共同协商(和)的古老理想了。共和的理想与中国传统政治哲学中的德政、仁政、王道有相通之处。

  在西方,早在古希腊、罗马时期,就有共和制度的出现,那是古典共和时期。现代共和实行得最早、最成功的是英国。英国的全称是“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一个王国为何率先走上了共和之路?这里的奥秘就在于,英国人遇到君王的恶政时,不是起义推翻国王,用“彼可取而代之”的激进方式改造社会,而是与国王谈判、妥协,通过渐进、稳健的社会改革,推进社会的进步。

  让我们来看看英国逐步走向共和的历史。在13世纪初,英国各种社会危机不断爆发,社会矛盾激化。1215年,一些大贵族以英国国王约翰未能保护封臣和王国的利益为由,联合社会其他力量发动大规模叛乱并取得了胜利。然而胜利之后的贵族们并没有废掉国王另立新君,而是一起跑到伦敦,逼着国王签署了他们起草的一个文件,这就是后世著名的《大宪章》。

  那时候欧洲还没有印刷术,《大宪章》就写在羊皮纸上,总共没有多少字。国王约翰展开那卷羊皮纸,大概游览一下,只见上面写着:“国王在没有征得贵族同意时,不可随意收取赋税,也不能任意向臣民勒索财款……”

  这对英国国王约翰来说,是一种失败,一种独裁式王权的失败。更丢人的是,这还是在下属“——各路诸候起兵声讨下被迫黍订的。约翰这个气呀!就在贵族离开伦敦各自返回封地之后,约翰立即宣布废弃《大宪章》,随后英国即陷入内战。内战正酣时,约翰病死了。《大宪章》几经删改后,终于成为英国永久的法律条文。《大宪章》通过法律条文的形式,确立了统治者与人民之间的权利义务,规定君主与人民要互相尊重对方的权利,但谁也不准“越位”,以避免社会陷入一种急剧动乱。国王还在那儿,没有被罢黜,更没有被推上断头台,但国王的权力被限制,再也不能为所欲为了。

  当然,这条共和之路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到了17世纪,由于英国国王不愿让议会碍手碍脚,经常和议会发生较大规模的摩擦。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反复冲突,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才最终得以确立,成功地实现了君主制与宪政的调和,避免了法国式大革命的代价。有了良好稳定的政治制度,工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端,奠定了其执世界牛耳长达百年的基础。
  
  “共和”之路并不平坦

  在美国历史上,也曾有过多次宪政危机,其中最著名的一次就是“水门事件”。

  自20世纪30年代经济危机和50年代美苏冷战以来,美国行政部门的权力急剧膨胀,致使国家权力不断向总统集中。到了尼克松执政期间,他大权独揽、专横跋扈,被人形容为“帝王总统”。

  1972年总统大选,尼克松作为共和党候选人,为了连任成功,竟然派了5个人闯入位于华盛顿水门大厦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公室,在安装窃听器并偷拍有关文件时,当场被捕。

  在随后对这一案件的深入调查中,尼克松政府里的许多人被陆续揭发出来,并直接涉及尼克松本人,从而引发了严重的宪法危机。尼克松为了罢免要求他交出证据的特别检察官,迫使拒绝解除特别检察官职务的司法部长辞职,司法次长继任司法部长后,又因为拒绝罢免这位特别检察官而辞职,最后司法部的三号人物才答应罢免特别检察官。尼克松更动员FBI封锁特别检察官及司法部长、次长的办公室,宣布废除特别联邦检察局,把此案的调查权收回司法部。

  这种现象引起了国会、新闻媒体和各界有识之士的不安和警觉。新闻媒体对“水门事件”的揭露,给立法、司法部门制衡总统和白宫幕僚的权势提供了千载良机。于是,国会和联邦最高法院联合起来,运用宪法遏制了尼克松日益凌驾于法律之上的权力,使“帝王总统”一蹶不振。

  “水门事件”虽然以美国宪政的胜利告终,但足以表明,对权力这头怪兽如果稍不留意,它就会疯狂吞噬社会。因此,为了保卫自由与权利,就要全力实行共和制度,把权力制约住。一位智者曾说过:“人类千万年的历史,最珍贵的不是令人炫目的科技,不是浩瀚的大师们的经典著作,也不是政客们天花乱坠的演讲,而是实现了对权力的约束,实现了把权力关进笼子的梦想。”(作者:乐天)